CSS grid布局

优势之处

  1. 固定或者弹性的轨道尺寸
    • 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都能够做到自适应
  2. 定位项目
    • 每一个组件都能作为一个项目被定位到相应的位置上面去
  3. 创建额外的轨道来保存内容
  4. 对齐控制
    • 和Flexbox相似
  5. 控制重叠内容

uni-app开发APP之开发规范和一些注意事项

🌞个人体会

  • 开发快速。uniapp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7端开发规范在一起,配合Vue让前端开发人员可以开发出“具有基本功能”的APP(对比flutter来说,uniapp对前端更友好),可以快速开发多端应用。一次编译,多端运行。
  • 接口丰富。DCloud有h5 app经验,同时这部分的API也开放给uniapp可以直接调用,调用的时候同样也是用js引擎调用原生API。很多东西开箱即用,微信支付,消息推送等等。
  • 过于全面。一般项目不需要7端都需要,但是官方必须考虑7端,所以很多东西必须用条件编译区分平台来做。
  • 由于需要适配小程序,提升h5的性能,uniapp屏蔽了dom,规定了自己的规范,使用官方提供的方法可以选择节点,因此市面上的dom操作相关的库都不能使用。复杂特效只能用CSS配合官方接口和vue动态数据绑定来做。个人觉得做复杂动效需要费点时间。
  • 虽然,uniapp是跨7端,但是跨越多的端,由于每种平台上规范不同,即使uniapp尽量统一这些不同的规范,但是仍然需要根据不同平台进行处理,就像排列组合一样,每多一种平台,不是单单的复杂加一,而是复杂加一倍。适合只做一种平台类型软件,但是没有对应平台软件开发工程师,可以跨语言障碍,仅此而已。而不是支持7端,就去做7端。
  • 实际上,很多时候不需要开发出可以运行7、8端运行的程序,况且大部分产品也是天生只适合在某种平台上运行,一味的追求一套代码运行很多的平台,很多平台特有功能或者时说是优势能力因为妥协其他平台被牺牲掉,最后就像有好多短板的木桶一样,搞的产品在哪个平台上都没有优势。还不如针对于某一端做深耕一中平台代码,让前端人员可以用前端代码跨端运行,这也许会更符合实际开发需求,

🌞开发规范

  • 组件不能使用纯HTML标签,不能用js对dom进行操作
  • 接口能力靠近微信小程序规范,数据绑定方式靠近Vue规范,同时补充了APP和页面的生命周期
  • 为了兼容多端运行,建议使用flex布局,配合upx使用
  • 高版本安卓APP发送request请求必须使用https
  • 微信小程序request请求也需要https,同时在小程序管理员后台配置可进行request请求的域名白名单。

继续阅读全文 »

Jenkins+Hexo+码云构建自动化博客站点

🌞写在前面

在使用Hexo之前,一直用的WordPress,终于在断断续续使用了两个年之后忍不住了,不得不说WordPress拥有丰富的插件和庞大的群众基础,但是实在是用起来不方便,每次写东西都要登录,进入后台管理,添加文章,排版很累(也使用过Markdown插件,效果不太好),当然也尝试过用其他方式写,比如用word写,简单配置一下,推送到WordPress上面,但是这样就没办法用Markdown了。然后就是安装插件让本来就很重的页面加载工作雪上加霜。。硬生生的把我写博客的积极性打击没了。还有一点就是以前的WordPress是跑在阿里云的云虚拟机上,不如服务器更方便捣鼓,哈哈,而且不能配置HTTPS,很鸡肋🐶。然后就是WordPress是PHP写的,太深的定制化需要搞PHP。索性换成Hexo,方便订制,加上Jenkins(工作的时候稍微学了一下,基本使用还是没有问题的),如虎添翼(杀鸡用牛刀),现在只需要在本地用Markdown写好文章,然后git提交到远程仓库,就会自动部署,只需要愉快的写就可以了,美滋滋。东西有点多,搞得时候没有记录,现在回头写有点麻烦,有空慢慢填坑。

🌞准备工作

  1. 服务器购买
    1. 我选择的是阿里云的服务器,因为我以前的博客就是在阿里云上面的,当时想要做备案,所以才选的国内的云服务商,如果你不需要备案选用国外的服务商,也可以。阿里云服务器有几种付费方式选择:预付费按量付费抢占式资源。这几种付费方式的官方说明:,相比较之下,抢占式资源还是比较划算的,但是抢占式资源按量付费不支持备案,我的是因为以前备过案了,就不需要再备案了,如果你想要备案,那只能选包年包月的预付费了。这个问题我也是刚发现。。就拿我需要的配置来说,我选了一台2核2G的服务器,自带的40G的系统盘,跑个博客和一些小型的程序比如jenkins,足够用了,实在不行以后再升配置,这也是云服务商的优势之处。如果选用预付费方式,便宜的一种也需要78一个月。如果选用按量付费,0.29/小时,0.29*24*30 = 208.8,选用抢占式实例0.079*24*30 = 56.88,资源不是很紧俏,价格就不会变,在设定的可以承受的最高价之下就会自动扣钱,不会被释放。对于个人而言还是可以选择的。
  2. 域名购买
    1. 使用的域名是我几年前购买的,.top后缀的,当时就是因为便宜,好像刚开始引入这个后缀,一年几块钱,就一直用,用我的名字全拼,其实也有一个短域名fjh.im,实在name.com上面买的,但是.im域名是不能备案的也不能转入阿里云管理,就一直用作邮箱用,也可以解析跳转到现在的博客域名上面,但是只能解析一个地址,用来跳转主页。
  3. 域名备案:
    1.
  4. 域名解析:

    继续阅读全文 »